1. WE生活首页
  2. 喜庆婚嫁

雾霾是什么形成的(什么是雾霾)

雾霾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雾霾)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多次持续雾霾天气,雾霾污染逐渐成为污染新常态。经过多年的雾霾(si)普及(nue),人们不再谈论雾霾,而是从无奈转为嘲讽。但是还是有很多朋友对雾霾知之甚少,以至于有些谣言不杀上海滩。今天边肖给大家一个上升的姿势,争取为早日战胜雾霾准备一些干粮。

1.雾霾是个什么鬼?

老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仅仅知道PM2.5浓度,空空气污染指数,细颗粒物等等,对于雾霾的防治是没有用的。聊天说话的时候,有一股烟味。

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是雾霾,雾霾是怎么回事。

雾是接近地面的空气体因气温下降而被水汽凝结成的微小悬浮水滴;

雾霾是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体的普遍浑浊现象,是由于空中均匀漂浮着大量极细的干尘粒造成的,也称霾。

气象学上,识别雾和霾的标准是:相对湿度小于80%时为霾;相对湿度大于90%时起雾;当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时,为雾和霾的混合物,雾和霾的程度要根据大气细颗粒物PM2.5和PM1.0(指空气动力学直径空分别小于2.5和1.0微米的细颗粒物)的浓度来判断。

所以雾和霾的区别在于:“疗效”好不好取决于大小。

值得指出的是,雾原本是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污染导致大气中细颗粒物增多的情况下,即使是天气中公认的“雾”,也不再是完全的自然现象,而是附着了细颗粒物的微滴。

2.PM2.5从何而来?

PM2.5的来源可分为一次来源(直接排放)和二次来源(二次生成)。

二次来源可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其中,自然排放源包括风成粉尘、火山灰、森林火灾、海水滴、生物源等。

人为排放源包括工业粉尘、汽车尾气颗粒物、道路灰尘、建筑灰尘、厨房烟雾等。PM2.5的二次生成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各种化学和物理过程产生的二次细颗粒物。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氨NH3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在大气中可被氧化生成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这些新生成的细颗粒物是大气中PM2.5的重要来源。全球范围内,二次颗粒物的贡献率在20%-80%之间,我国中东部地区往往高达60%,雾霾形成中二次颗粒物的比例往往更高。

换句话说,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次粒子比例更高!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次颗粒物占比更高!

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次颗粒物占比更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原来雾霾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3.这些颗粒状的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

首先,颗粒物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肺部直接受到影响。PM2.5之所以对人体有害,是因为它可以被吸入肺部。而且,小颗粒甚至可以直接进入血液等器官。平均而言,一个人每天呼吸大约10,000升空气体。一旦空气体含有污染物,人体健康必然受到危害。

其次,至于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是由PM2.5吸附什么决定的。PM2.5就是吸附的东西决定了它造成什么危害。如果重金属主要吸附在该区域,则该区域重金属中毒可能较多;如果吸附的致癌物是苯并[a]芘,可能更容易引起人群癌症高发。如果很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吸附在该区域的PM2.5表面,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生殖危害。不同的地区,同样的雾霾浓度,或者说污染物的浓度,对健康的危害是不同的,关键可能是成分。虽然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雾霾与一些疾病有关,但并没有揭示两者之间确凿的因果关系。所以雾霾危害健康是真的,这其中的因果关系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文章链接:https://www.badwe.com/145151/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