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教学设计(四年级第二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构思
梅杏,彩蝶,孩子们玩耍,大人劳作,美丽的乡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是一幅和谐的画卷,是我们心中的家园。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乡村生活,中国元素是“抓住关键词和短语,初步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基于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元素,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分为教材教学、全书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三个板块。它创设情境,想象画面,吟诵田园诗,观察乡村趣事,感受乡村欢乐,书写儿童乐园,感悟人性之美。
内容简介
本单元以“田园生活”为主题,安排四篇课文:《古诗三首》、《乡下人》、《天光》、《三月桃花水》。《古诗三首》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和平、自然、宁静、清新、有趣的农村生活;《乡下人》以乡下人房前屋后空的顺序和春夏秋、昼夜交替的时间顺序,展现了淳朴、自然、和谐、诗意的乡村生活。《天光》描述的是乡下一个小方孔状的玻璃天窗,在不同的天气和时间里,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舒适;三月桃花水,用诗意的语言,描写三月泉水滋润大地,孕育万物美景,赞美春天的美好。这四个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独特和美好。
这个单元的作业要求是“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地方,表达一下你的感受”。通过分享和推荐教材,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地方,旨在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本单元“农村生活”的学习中走向生活的现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真实感受。初三已经学过“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练习让学生学会围绕关键词和短语写作,把天堂是什么样子,在那里做什么,带来什么样的快乐等等写清楚。
学习目标
一.核心目标
1.抓住重点句子,初步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写一个你喜欢的地方,表达你的感受。
二。传统目标
1.认识20个生词,准确读出2个多音字,写出40个单词和26个单词。
2.带着感情读课文,能够背诵和记忆指定的课文。
3.能够抓住关键句子,初步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在本单元课文中积累生动的句子,想象句子中的画面和情景。
5.能够认真听讲,记住别人的话的要点,根据对象准确转述。
6.回忆自己的生活乐园,借助表格提示,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乐园里的活动,表达自己的快乐感受,和同学交流练习,分享练习所表达的快乐。
第一部分是教材教学设计。
模块1阅读欣赏想象图片之美(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借助关键词和短语想象画面,初步体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认识20个新单词,准确读出2个多音字,写40个单词,写26个单词。
学习过程
一、感知农村,背单词。
1.初读感悟,可以简单描述一下在文中画的图。
2.完成预习清单,夯实基础。
出示学习单,自己看圆图,自主阅读;群体交流,集中检测;语音学习,引导学生对多音字进行分类,注意字形,规范书写。
3.展开组词,理解单词。
预览列表:
1.欣赏字里行间的风景,欣赏字里行间的人。
(1)唐诗飞,春色如画,旧识促新知。
经过四年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一些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师生交流古诗词学习方法。
(借助笔记、插图、查找资料、抓住关键词、拓展想象等。)
(2)用学过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单词。你看到什么样的场景,听到什么样的声音?你感觉是什么样的家庭?
(3)探索词义,借助关键词想象画面。
(4)创设情境,朗读想象。
听着叮叮当当的流水声,静静地听,你似乎还听到了什么?深呼吸,你似乎闻到了什么。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东西放进诗里,然后读出来。
(5)观看有趣的乡村事件,欣赏人性之美。
A.这种乡村风景的独特美,青山绿水,笔者看到了一家人。这是个什么样的家庭?他们家有几口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B.看图。孩子是怎么“撒谎”的?看你的小脚,好像还在抖!你能想象他会有什么俯卧姿势吗?这些俯卧位的孩子有什么特点?诗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作者的心情?
2.方法迁移与古诗词学习。
借助书下的注释和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画面的颜色和人物的活动,他们可以自己阅读,
在交流和探究的过程中,要抓住“日子很长,没有人走过,篱笆在倒,新绿,树荫,散步,追逐,寻找”等关键词,去欣赏画面的美,去了解农村生活的特点。
3.对比图文,学会编故事。
(1)同学们,你们能根据书中的诗词和插图,给同学们讲讲你们“看到”的场景和人物吗?
(2)让我们加入“田园歌会”。
乡村生活如此美丽,诗人对乡村生活充满了热爱。用爱的口吻读你收集的田园诗。
(3)繁华都市,乡村思维。
本文的三首诗都写于南宋,描绘了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正如你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这样的生活其实很遥远。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是向往农村生活,还是觉得生活在大城市更舒服?写下你的感受。试着用下面的单词。
【设计说明:教师设计学习单,让四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生词,符合中年学生的特点,因为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第一轮,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借助关键词探究诗的意义,想象画面。第二轮,借助插图,师生学习编故事。第三轮,教师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累,通过田园与城市繁华的对比,引导学生体验乡村生活的美好。】
模块二:梳理、探索、理解田园情怀(3课时)
学习目标
1.边看书边想象画面,能够和同学交流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
2.能够抓住关键词和短语,初步体会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学习过程
一、走进《乡下人》,感受画面之美。
1.淳朴的乡村,独特的风景,和谐的画卷。再读一遍课文,试着给《乡下人》中的每幅画起一个名字。
师生总结:作者按照房前屋后空的顺序和季节顺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2.抓住关键词,感受性爱之美。
(1)注意长短句和对比。
(2)抓住关键动词,使之形象生动。
(3)拟人修辞和生动形象的巧妙运用。
(4)注意形容词,丰富事物形象。
总结:抓住文中新鲜的词语,调动感官,想象画面,感受美。
3.关注重点句子,体会情感之美。
给我看看乡下人的美图,然后看全文,看看作者是怎么赞的。
第二,天光,我的万花筒
1.借助表格,梳理文章内容,理解“唯一的慰藉”。
(1)理解“安慰”的含义,使用“安慰”的词语:安慰、安慰、宽慰…
(2)再读课文,找出重点句子。
这个时候,小天窗就是你唯一的安慰。
②这个时候,小天窗是你唯一的安慰。
(3)分组作业,阅读课文第4至7段,思考两次“安慰”感情前后的来龙去脉。完成表格。
2.抓住关键词,感受想象的魔力。
读第五段和第七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第三,总结经验,自主学习三月桃花水。
1.自己读《三月桃花水》这篇课文,想想眼前浮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引导学生注意3、5、7段,理解课文内容: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镜子。)
2.在关键句子中赞美感受
《三月桃花水》里的句子,动人而优美。看看你画的句子,说说这些漂亮的句子。
你有什么样的想象力?你从哪里体会到作者的喜爱和赞美?怎么读才能表达这种喜爱和赞美呢?交流,大声朗读。
(1)为什么说“三月桃花水是春的竖琴”?请欣赏竖琴演奏。(附画竖琴、桃花、泉水)
①阅读课文的第3段和第4段,标出你听到的声音。这些声音是什么样的?说说你的想象(鼓声、水波、铃声、低语声、叮当声、铃声、水波)。
(2)朗读:要体现不同的声调,不同的长短,快慢,轻松愉悦。
(2)为什么说“三月桃花水是春之镜”?合作学习:自然第5和第6段。
(3)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三月桃花水,让人沉醉。”
3.总结:转移阅读。
三月是一年中最丰富多彩、最有活力的时候。是“三月桃花水”般的泉水,赋予了春天的生机,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占卜者咏梅”这首诗,去发现梅花的美丽!
(2)好的单词和句子要积累。
【设计注意:落实本单元语言要素:抓住关键词,拓展想象,品味画面;加强朗读,初步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懂得取舍,每一篇课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围绕语文元素的落实来开展教学,突出中心,目标明确,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模块3:表达和交流表达你的爱(2课时)
回音壁麦克风
学习目标
1.能够认真听讲,记住别人的话的要点,根据对象准确转述。
2.回忆你的生活乐园,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活动,表达你的快乐感受。
3.按要求与同学交换练习,分享练习所表达的快乐。
学习过程
I .口头交流-转述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我们需要把一些事情转述给别人,告诉别人。它可以被称为接受信息,传递信息,或转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转述(板书:转述)。
2.练习释义并学习课文
(1)出示课本中的图文,理解交流内容。
(2)尝试练习转述。
学生同桌练习自由转述,然后分组转述。
板书:明确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注意人物角色转换。
3.生活和行动,练习解释。
师生评议:通知是否正确清晰地告知对方,人物之间的交流是否注意到角色和人名的变化,是否做出适当的情绪反应。
4.示例练习
(1)指定一个被接力的人暂时离开教室,以免听到教室里的谈话。
(2)老师对被选中的讲述者说:“请告诉xx先给教室里的君子兰盆浇水,然后把它搬到外面晒太阳。”
(3)叙述者离开教室,转述给xx。
(4)让xx进入教室,大家可以通过观察他的动作来判断讲述者是否成功转述。
第二,学会在花园里画图、画图。
1.观察第二段中的四张图,分组作业,按照空的一定顺序进行讨论。
2.展示两段文字,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景物描写、一般结构、短句、由远及近等。
3.选一幅画,照着画的样子写。
第三,“我的天堂”练习
1.激发对话,复习单元课文。
2.明确要求,创造。
(1)明确要求,明确顺序。
(2)描写外貌,增强画面感。
(3)抓住关键词,写出“开心”。
3.自主修改,练习分享,师生互评。
【设计说明:古诗词教学,学园,画图写真练习《我的天堂》一脉相承,读写结合,为学生书写自己的天堂铺路。你的作品应该有画面感,用关键词来表达你对天堂的想法和感受。写《天堂》时,要恰当地运用单元课文中所学的景物写作方法,如一般结构、空之间的顺序、修辞方法等。写关于天堂的趣事时,要写清楚,突出快乐的具体表达。】
第二部分阅读整本书,教森林报。
模块1阅读欣赏(1小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儿童文学作家维·比安奇《森林报》的主要内容。
2.从目录开始,了解这本书的结构和特点,进入森林报。
3.能够制定好阅读计划,做好阅读记录。
学习过程
一、引入对话,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动物吗?世界上已知的动物种类超过150万种,其中昆虫超过100万种,鸟类和动物超过50万种。你见过什么动物?
2.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文本松鼠吗?文章中的松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松鼠》的作者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儿童文学作家——(v . bianchi),选自——(森林报)。在这一课中,让我们走进森林报。
二、走进作者,了解Vibien base。
(1)说说你对Vibien base的了解。
(2)展示作者的资料包。你从这些信息中学到了什么?看完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老师写一个字“报”。同学们,你们对报纸了解多少?说出来。根据现有的知识和经验,猜猜12个月里森林里发生了什么?
春天:觉醒月、返乡月、歌舞月
夏季:筑巢月、出生月、练飞月。
秋天:告别月亮,储藏谷物,走近冬月。
冬:冻月、饿月、残冬月。
三、交换《森林樱草》第一片段
第四,精读目录,制定阅读计划。
同学们,你们知道森林里每天都有各种有趣的事情发生吗?黄鹂的住所是什么样的?“树林里的大个子”麋鹿为什么打架?请拿起这本书开始阅读。记得在阅读前制定阅读计划。
2.模块梳理和查询(1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科普作品的特点
2.体验作者的写作和观察,感受他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学习过程
首先,交换“森林樱草”的内容
1.同学们,《森林报春花》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种动物和植物。现在要求每个学习小组报告他们小组读过的最喜欢的动物和植物。
2.小组竞赛用书里的知识竞赛题目。
老师们在《森林樱草》中展示“射击场”比赛和“上帝之眼”冠军争夺战专栏。
测试你的视力:猜猜什么鸟在飞?(展示:鹅、鹅、鹤、鹤等图片。)
二、聚焦精彩片段《森林报春——森林战争》
1.为什么是森林大战?你觉得树林里的战斗会是什么样的?(自由发表意见)
2.作者详细描述了植物为生存而战的过程空,仿佛我们在打仗。你觉得比安奇为什么能把云杉的成长过程写得这么有趣?
老师总结:比安奇用类比和拟人的手法把动植物世界写得如此生动。笔法有趣、简洁、生动、优美。它写了森林中隐藏的各种生命力,教我们揭露森林的秘密,解开鸟兽生活中的各种谜团。
3.走进作者,感受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4.启发阅读其他三本书:夏天,秋天和冬天。
让我们继续快乐的读书之旅,读夏,读秋,读冬。
三模块交流(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生可以体验阅读的乐趣,增强阅读科普书籍的兴趣。
2.愿意和你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养成读书的习惯。
学习过程
根据思维导图,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和交流方式。
第一,写好图书推荐词
第二,说说我最喜欢的故事。
3.说说看完森林报的感受吧。
第四,分享一下我的阅读方法小技巧。
猜读、跳读、批注…
第五,拓展阅读《一个人的村庄》
第三部分:汉语实践教学(1学时)
学习目标
看比赛,想象画面,感受,陶冶,直到热爱自然。
学习过程
第一,认识短句,读出来。
1.引用课文,感受短句,感受画面。
《乡下人》里有很多短句。(展示图片)如第二段。
2.抓住重点单词和句子,阅读说明。
按习俗“牡丹、凤仙花、鸡冠花、大丽花”,这里要用停顿,但这里用逗号,表示按季节、按顺序开放。阅读时,停顿时间稍长。联系全篇,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所以阅读时要轻快活泼,舒适。总之,学生在遇到短句和重点句时,要反复朗读,仔细品味,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感受。
二、散文阅读,进农村。
【设计说明: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能够为学生搭建多个语文平台,从课内到课外,从单本到全书,朗诵与才艺展示,读书分享读书会,写作才艺等。,并引领学生不断拓展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与生活建立联系。师生一起漫游在立体多维的国学空室,共同进步,共情。] #老师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文章链接:https://www.badwe.com/138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