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国际电影节(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德文: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51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熊奖”。
历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之最
获得金熊奖最多的导演:1人2次 | |
李安 | 先后于1993年第43届凭《喜宴》、1996年第46届凭《理智与情感》两度获得金熊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双金熊导演。(第43届是与中国导演谢飞《香魂女》并列获得金熊奖) |
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最多的导演:1人3次 | |
马里奥·莫尼切利 | 先后于1957年第7届凭《父与子》、1976年第26届凭《亲爱的米歇尔》、1982年第32届凭《格里罗侯爵》三度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 |
蝉联最佳导演银熊奖的导演 | |
萨蒂亚吉特·雷伊 | 先后于1964年第14届凭《大都会》、1965年第15届凭《孤独的女人》蝉联两届最佳导演银熊奖。 |
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最多的男演员:3人2次 | |
让·迦本 | 先后于1959年第9届凭《Archimède, le clochard》、1971年第21届凭《猫》两度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此外还曾获得两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
费尔南多·费尔南·戈麦斯 | 先后于1977年第27届凭《隐士》、1985年第35届凭《史蒂哥》两度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此外还于2005年第55届获得终身成就荣誉金熊奖。 |
丹泽尔·华盛顿 | 先后于1993年第43届凭《马尔科姆·艾克斯》、2000年第50届凭《飓风》两度获得最佳男演员奖。 |
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最多的女演员:1人2次 | |
雪莉·麦克雷恩 | 先后于1959年第9届凭《凤求凰》、1971年第21届凭《绝望的性格》两度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此外还于1999年第49届获得终身成就荣誉金熊奖,还曾获得两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
第一位获得金熊奖的中国导演 | |
张艺谋 | 于1988年第38届凭《红高粱》获得金熊奖,成为第一位获得金熊奖的中国导演。此外还于2000年第50届凭《我的父亲母亲》获得评审团大奖。 |
第一位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的华人导演 | |
严浩 | 于1996年第46届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导演。此后林正盛于2001年第51届凭《爱你爱我》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 |
第一位获得最佳男演员奖的华人影帝 | |
廖凡 | 于2014年第64届凭《白日焰火》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影帝。此后王景春于2019年第69届凭《地久天长》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成为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影帝。 |
第一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华人影后 | |
张曼玉 | 于1992年第42届凭《阮玲玉》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影后。此后萧芳芳于1995年第45届凭《女人四十》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影后。咏梅于2019年第69届凭《地久天长》 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第三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影后,也是第一位中国内地柏林影后。 |
最年轻、第一位担任评审团主席的中国人 | |
巩俐 | 于2000年第50届担任评审团主席,时年35岁,成为最年轻、同时也是第一位中国人担任评审团主席。 |
获得金熊奖的女导演:6人 | |
拉莉萨·舍皮琴科 | 于1977年第27届凭《上升》获得金熊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金熊奖的女导演。 |
亚斯米拉·兹巴尼克 | 于2006年第56届凭《格巴维察》获得金熊奖,成为历史上第二位获得金熊奖的女导演。 |
克劳迪娅·略萨 | 于2009年第59届凭《伤心的奶水》获得金熊奖,成为历史上第三位获得金熊奖的女导演。该届评审团大奖获奖影片之一《其他人》导演玛伦·阿德也是一名青年女性。 |
伊尔蒂科·茵叶蒂 | 于2017年第67届凭《肉与灵》获得金熊奖,成为历史上第四位获得金熊奖的女导演。 |
阿迪娜·平蒂列 | 于2018年第68届凭《别碰我》获得金熊奖,成为历史上第五位获得金熊奖的女导演。该届评审团大奖获奖影片《面目》导演玛高扎塔·施莫夫兹卡也是一名女性。 |
卡拉·西蒙·皮坡 | 于2022年第72届凭借《阿尔卡拉斯》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52]该届最佳导演奖同样颁给女性导演克莱尔·德尼(《双刃剑》)。[53] |
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的女导演:5人 | |
阿斯特丽兹·亨宁-延森 | 于1979年第29届凭《冬天的孩子》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此外还于1996年第46届获得金摄影机奖。 |
玛高扎塔·施莫夫兹卡 | 于2015年第65届凭《身体》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此外还于2018年第68届凭《面目》获得评审团大奖。 |
米娅·汉森-洛夫 | 于2016年第66届凭《将来的事》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 |
安姬拉·夏娜莱克 | 于2019年第69届凭《我当时在家,可是……》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 |
克莱尔·德尼 | 于2022年第72届凭《双刃剑》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53] |
担任评审团主席的女性:17人 | |
西尔维亚·萨姆丝(1975年第25届) 森塔·伯格(1977年第27届) 派翠西亚·海史密斯(1978年第28届) 朱莉·克里斯蒂(1979年第29届) 琼·芳登(1982年第32届) 让娜·莫罗(1983年第33届) 丽芙·乌曼(1984年第34届) 吉娜·劳洛勃丽吉达(1986年第36届) 安吉拉·摩琳娜(1999年第49届) 巩俐(2000年第50届) 米拉·奈尔(2002年第52届)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2004年第54届) 夏洛特·兰普林(2006年第56届) 蒂尔达·斯文顿(2009年第59届) 伊莎贝拉·罗西里尼(2011年第61届) 梅丽尔·斯特里普(2016年第66届) 朱丽叶·比诺什(2019年第69届) |
|
第一部获得金熊奖的动画片 | |
《千与千寻》 | 于2002年第52届获得金熊奖,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获得金熊奖的动画片。 |
第一部获得金熊奖的纪录片 | |
《海上火焰》 | 于2016年第66届获得金熊奖,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获得金熊奖的纪录片。该作品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于2013年凭另一部作品《罗马环城高速》获得第7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成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史上第一部获得金狮奖的纪录片。 |
最年轻的影帝 | |
卢·泰勒·普奇 | 于2005年第55届凭《吸拇指的人》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时年20岁,成为柏林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
最年轻的影后 | |
瑞秋·玛瓦赞 | 于2012年第62届凭《战地巫师》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时年14岁,成为柏林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后。她是第一次出演剧情长片的影坛新人,而该届最佳男演员奖获得者米克尔·佛斯加德时年仅28岁,也是第一次出演剧情长片的影坛新人。 |
同一部电影大包揽 | |
《一次别离》 | 于2011年第61届获得金熊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该片同一时间分别造就了四位国际影帝、两位国际影后,他们分别是影帝:阿里-阿萨哈·萨哈巴齐、巴巴克·卡里米、佩曼·莫阿迪、沙哈布·侯赛尼,影后:蕾拉·哈塔米、萨瑞·巴亚特。 |
同一部电影包揽影帝影后 | |
《一次别离》 | 2011年第61届,该片同一时间分别造就了四位国际影帝、两位国际影后,他们分别是影帝:阿里-阿萨哈·萨哈巴齐、巴巴克·卡里米、佩曼·莫阿迪、沙哈布·侯赛尼,影后:蕾拉·哈塔米、萨瑞·巴亚特。同时获得金熊奖。 |
《45周年》 | 2015年第65届,影帝:汤姆·康特奈,影后:夏洛特·兰普林。 |
《地久天长》 | 2019年第69届,影帝:王景春,影后:咏梅。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文章链接:https://www.badwe.com/171338/